B17含有兩個單位葡萄糖、一個單位苯甲醛(benzaldehyde)和一個單位氰化物(cyanide砒霜)鎖在一起。葡萄糖醛酸酶(β-gilucuronidase, BG)能解開B17分子的鎖,釋放砒霜進入癌細胞把癌細胞殺死!BG因此被稱為「解鎖酶」(unlocking enzyme)。奇妙的是,「解鎖酶」只會大量在癌細胞附近出現,不會在其他地方。所以,B17只會針對癌細胞釋放毒素。

約翰貝爾達教授(John Beard)指出,「缺乏胰腺酶導致癌症」(見本刊468期),他相信還有一個治癌的大自然因素——苦杏仁素(維生素B17)。B17能毒死惡性癌細胞,但同時亦能滋養其他細胞。B17的替代名稱是 nitriloside, nitriloside亦稱「苦杏仁苷」(amygdalin)。在過去一百多年,科學家大量研究和使用苦杏仁苷,但成效不大。

1952年小克雷布斯(Dr. Ernsy. Krebs,Jr.1911-1996)和他的父親老克雷布斯(Dr Ernsy. Krebs,Sr.)研發一種濃縮,純正的苦杏仁苷以治療癌症。

老克雷布斯是一位醫生兼藥劑師。1918年美國內華達州爆發流感疫情,他發現同區的 Washoe族印第安人並有患呼吸病,因為他們服用一種以植物的根熬的湯。他從那些植物中提煉出一種物質,發現它有消毒,癒合和殺菌的功能。他用這種湯醫好病人。當他的發現刊登後,他隨即被彈劾,在那個時代,提及消毒和殺菌竟被視為異端!1953年,南加州大學確認老克雷布斯的發現。

小克雷布斯發現B17

老克雷布斯對醫治癌症亦有興趣,他感覺關鍵在草本植物和食物裏。小克雷布斯本想步父親的後塵成為醫生和藥劑師,但讀醫3年後,他專注在生化學上。他發表的論文包括《滋養層細胞癌症理論》(The Unitarian or Trophoblast Thesis of Cancer)和《動物和植物的苦杏仁苷》(Nitrilosides in Plants and Animals)。他獲獎無數。當他在1996年去世時,他是約翰貝爾達紀念基金的醫學總監。

B17沒有副作用

1950年,他成功提煉一種水晶狀的苦杏仁苷,他稱它為 Laetril(苦杏仁素,簡稱B17)。為了證明苦杏仁苷沒有毒,他首先在動物身上做實驗,然後通過靜脈注射到自己的血液裏!一如他所料,B17無害,亦沒有不良的副作用。

B17含有兩個單位葡萄糖,一個單位苯甲醛( benzaldehyde)和一個單位氰化物(cyanide,砒霜)鎖在一起。眾所周知,足夠份量的砒霜是劇毒可以致命。但當這些單位鎖在一起時,卻變得穩定,對人體組織無害。就如氯氣一樣,單獨是劇毒,但當它和鈉鎖在一起形成氯化鈉(即是鹽)時,氯不但對人體無害,反而對人有益。

反對B17者強調B17有毒,因為它含有砒霜。他們有所不知的是,B17的鎖要被解開,才可以釋放砒霜,這正是大自然殺癌細胞的關鍵——解鎖!

葡萄糖醛酸酶(β-gilucuronidase,BG)能解開B17分子的鎖,釋放砒霜進入癌細胞把它們殺死!BG因此被稱為「解鎖酶」(unlocking enzyme)。BG也釋放苯甲醛(本身也是劇毒)。這兩種化學物一起產生的毒性,比起它們個別所產生的毒性高百倍!這就是生化學的協同效應。奇妙的是「解鎖酶」只會大量在癌細胞附近出現,不會在其他地方,結論是B17只會針對癌細胞釋放毒素。

硫氰酸酶(rhodanese)是另一重要酶,因為它有中和砒霜的功能,即時把砒箱化解為對人體有益的副產品,因此被稱為「保護酶」。人體每一部分都含有大量這種酶,癌細胞生長處除外。癌細胞因此不受保護。

事實上,人體每一處都含有大量「解鎖酶」,由於「保護酶」的數量更多,健康組織因而受到保護。

沒有癌症的王國

喜馬拉雅山一個稱為罕薩(Hunza)的王國被科學家廣泛研究,因為他們很多人活過100歲,有些甚至超過120歲。Dr. Robert McCarrison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22年1月號刊登以下的文章:「罕薩人從來沒有患癌症的過案。他們生產大量杏子。當他們進食西方飲食,他們一樣容易患癌症。他們的本土飲食包括大量杏子果仁和小米。兩樣都含有豐富的B17。罕薩族九百多年來沒有一個癌症病例,他們每天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到大約50至75毫克的B17。

罕薩歷來就被稱為杏子王國,每到杏子季節,罕薩人連吃三個月杏子,其他時間則吃杏子果乾。他們不是只吃果肉,而是連果仁一起吃,所以每日攝取量超過50至75毫克B17。反觀西方國家的人一年都還吃不到這個量呢!以至於逐漸發展成嚴重的維生素B17「缺乏症」(deficiency disease)由於飲食裹缺乏這種抗癌變的B17,我們的社會每三個家庭就有一個人患癌症,而實際上的發病率可能更高,原因是等到癌症能被測出來,該病人其實患癌已經很久了;也有很多病人身上早有癌症,但是在它長到被測出來之前,病人死於意外或其他原因。」

癌症被視為「慢性代謝疾病」(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是毋庸置疑的。它不是由病毒或細菌所引發的傳染病,而是源於代謝出了問題,和身體不能利用食物有關。大多數的代謝病主要基於食物缺乏某種特定的維生素及礦物質。醫學史上沒有一種慢性代謝病可以通過藥物被預防或治癒,除非從正常飲食補充某些營養素。亦即在許多致命疾病尚未被瞭解前,人類可以從食物中攝取某些營養素來補充及防止病發(見表)。

癌症是「慢性代謝疾病」

慢性代謝疾病的經典例子包括,進食新鮮水果補充維生素C可以預防和治癒壞血病(scurvy)進食肝臟補充維生素B12(B12分子也含有氰化物)可以預防和治癒性貧血(pernicious anemia)。雖然當時的醫學界對這兩種死亡率高逹98%至99%的疾病完全束手無策,但他們拒絕接受「缺乏營養素導致疾病」這個真理。所有水果的果仁都含有抗癌的維生素B17,這是科學真理。如果我們每天攝取適量的維生素B17,就可以預防癌症,猶如維生素C可以預防壞血症或維生素B12預防性貧血一樣。


作者: 伍志堅醫生作者1970年在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畢業。曾先後在英國、加拿大和香港行醫。現任香港治本醫務中心 BMS Clinic 的預防醫學顧問,同時從事預防醫學研究,並開始埋首將多年預防醫學心得整理發表,普及大眾。著作包括(預防勝於治療)、Wing Chun Warrior、《詠春善戰者》。 

香港治本醫務中心網址:www.bmsclinic.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