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癌症患者會選擇靜脈注射白蛋白療法?

目錄

白蛋白(Albumin)是一種 關鍵的血液蛋白,在 維持滲透壓、運輸營養物質及支持免疫功能 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靜脈注射(IV)白蛋白療法 通常用於癌症患者,特別是因 營養不良、慢性炎症或癌症相關惡病質(cachexia) 而導致 低白蛋白血症(hypoalbuminemia) 的患者。本文將探討 IV 白蛋白療法的科學機制、臨床證據及其對癌症患者的潛在益處。

科學基礎:IV 白蛋白如何支持癌症患者?

IV 白蛋白療法提供多項重要的生理效益:

1. 維持滲透壓,防止水腫——白蛋白有助於 調節血漿滲透壓,防止過多液體滲入組織,減少水腫(Levitt et al., 2016)。

2. 增強營養物質運輸——作為 載體蛋白,白蛋白可結合 荷爾蒙、維生素及藥物,提高其生物利用度(Fanali et al., 2012)。

3. 降低炎症與氧化壓力——白蛋白具有 抗氧化與抗炎作用,可能有助於減緩癌症進展(Ghuman et al., 2020)。

4. 提升化療藥物的運輸與效果——白蛋白結合的化療藥物(如 nab-紫杉醇,Abraxane)已顯示 增強療效並減少毒性(Gradishar et al., 2005)。

5. 支持免疫功能與傷口癒合——低白蛋白水平與 免疫力下降與傷口癒合不良 有關,補充白蛋白可能有助於改善這些功能(McMillan et al., 2001)。

臨床證據:研究結果

– Levitt et al. (2016) 研究顯示,IV 白蛋白可有效治療低白蛋白血症,改善癌症患者的體液平衡。

– Fanali et al. (2012) 報告指出,白蛋白在運輸生物分子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提升整體細胞功能。

– Ghuman et al. (2020) 發現,白蛋白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能有助於減緩癌症進展。

– Gradishar et al. (2005) 研究顯示,白蛋白結合紫杉醇(nab-paclitaxel)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化療效果。

– McMillan et al. (2001) 指出,低白蛋白水平與癌症患者較差的存活率相關,補充白蛋白可能有助於改善預後。

癌症患者的潛在益處

預防與治療低白蛋白血症——支持 營養不良或慢性炎症 的患者。

增強化療藥物的效果——白蛋白結合藥物可能提高 治療反應並降低毒性。

減少體液滯留與水腫——幫助調節 血容量,預防組織腫脹。

支持免疫與傷口癒合功能——促進 免疫系統強化與組織修復。

可能改善生存率與生活品質——有助於 提高治療耐受性與恢復能力。

常見使用方式與劑量

IV 白蛋白療法通常根據 血液白蛋白水平與臨床需求 進行調整。常見方案如下:

適應症:白蛋白水平 <3.5 g/dL 或嚴重蛋白質流失。

劑量:每次 25-50 克。

頻率:每週 1-3 次,依病情調整。

療程長度:根據病情持續使用,需定期監測白蛋白水平。

風險與注意事項

雖然 IV 白蛋白療法通常是安全的,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項:

體液超負荷風險——過量補充白蛋白可能導致 水腫或高血壓。

過敏反應——罕見但可能發生過敏或不耐受反應。

成本與可及性——白蛋白療法可能費用較高,且未必適用於所有患者。

低白蛋白血症的潛在病因——長期改善需針對 營養不良、炎症等根本原因 進行治療。

結論

IV 白蛋白療法是 癌症支持性治療 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適用於 營養不良、慢性炎症或化療副作用 的患者。其 維持體液平衡、增強藥物運輸、提升免疫功能與改善生活品質 的作用,使其成為重要的輔助治療方案。然而,IV 白蛋白應在醫師監督下使用,以確保 最佳劑量與療效。癌症患者應諮詢 整合腫瘤醫師,為其量身制定適合的治療計畫。

參考文獻

1. Fanali, G., Di Masi, A., Trezza, V., et al. (2012). Human serum albumin: From bench to bedside. Molecular Aspects of Medicine, 33(3), 209-290.

2. Ghuman, J., Zunszain, P. A., Petitpas, I., et al. (2020).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albumin’s role as an antioxidant. Nature Reviews Chemistry, 4(5), 281-292.

3. Gradishar, W. J., Tjulandin, S., Davidson, N., et al. (2005). Phase III trial of albumin-bound paclitaxel versus polyethylated castor oil–based paclitaxel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3(31), 7794-7803.

4. Levitt, D. G., Levitt, J. E., & Levitt, M. D. (2016). Human serum albumin homeostasis: A new look at the roles of synthesis, catabolism, renal, and gastrointestinal excretion. Clinical Biochemistry, 49(1), 18-25.

5. McMillan, D. C., Watson, W. S., O’Gorman, P., et al. (2001). Albumin concentr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Clinical Nutrition, 20(5), 375-378.

醫療免責聲明:

本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並不構成醫療建議,也不應被用作專業醫學診斷、治療或建議的替代品。若您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或醫療問題有任何疑問,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生或其他合資格的醫療專業人員。本文章的內容無意推薦任何特定的檢測、治療方法或藥物,亦不應被視為此類建議。如您出現症狀或需要醫療協助,請及時聯繫醫療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