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與癌症篩查的重要性
為什麼胃鏡檢查對於癌症篩查很重要?
胃鏡檢查是一種能夠直觀檢查食道、胃和十二指腸內部情況的診斷方式,通過插入柔軟的管子來查看黏膜狀況,檢測潰瘍、炎症、息肉和腫瘤。胃癌通常起源於胃內壁的細胞,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往往在晚期才確診。因此,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對於早期發現和治療胃癌至關重要。
胃鏡檢查的方式與程序
-
胃鏡檢查的用途
胃鏡檢查主要用於檢查消化道異常,如潰瘍、炎症、腫瘤或其他結構性變化。對於高風險人群來說,胃鏡檢查是一種篩查胃癌的重要手段,因為它可以直接觀察胃部的黏膜變化,並在需要時進行活檢以確定組織病理學特徵。
-
胃鏡檢查的程序
胃鏡檢查一般需要患者在檢查前禁食數小時。檢查時,醫生會插入一根柔軟、帶有攝像頭的管子(胃鏡)通過口腔進入食道、胃和十二指腸。醫生可以通過胃鏡觀察這些部位的內部情況,檢測是否存在異常組織、生長或出血。檢查過程通常只需15-30分鐘,並可能使用局部麻醉或輕度鎮靜劑,以減輕不適感。
-
胃鏡檢查與活檢
在胃鏡檢查過程中,如果醫生發現可疑的病變(如潰瘍或腫塊),他們可以使用胃鏡內的工具取出一小塊組織樣本進行活檢。活檢有助於確定細胞是否具有癌變特徵,從而確診胃癌或胃癌前病變。
誰應該考慮進行胃鏡檢查?
-
高風險人群:有胃癌家族史、長期胃部疾病(如胃潰瘍、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抽煙、酗酒或年齡較大者(通常50歲以上),應考慮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以早期篩查和預防胃癌。
-
症狀提示:出現持續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吞咽困難、便血或嘔血等症狀的人,應立即就醫並考慮進行胃鏡檢查,因為這些可能是胃癌或其他胃部疾病的警告信號。
-
胃癌患者與治療後監測:確診為胃癌的患者或已經接受過治療的患者,應該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以監測疾病進展、評估治療效果以及預防復發。
胃鏡檢查在癌症篩查中的益處
-
早期發現胃癌:胃鏡檢查能夠在胃癌的早期階段檢測到病變,從而及時進行治療。早期發現通常伴隨著更好的預後、更高的存活率和更多的治療選擇。
-
活檢確診:胃鏡檢查可以進行組織活檢,確診可疑病變,從而確定病情的性質和程度。
-
減少疾病進展風險:定期胃鏡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胃黏膜的病變,減少胃癌或其他胃部疾病進展為嚴重階段的風險。
挑戰與注意事項
-
不適感:胃鏡檢查可能會讓患者感到不適,如噁心、噯氣或喉嚨疼痛,但這些症狀通常是暫時的。
-
風險:雖然胃鏡檢查是一種安全的檢查方法,但仍存在輕微風險,例如出血、穿孔或麻醉相關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