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癌症患者會選擇靜脈注射槲寄生療法?
目錄
槲寄生(Viscum album)在整合腫瘤學中已被廣泛應用數十年,作為癌症患者的輔助療法。靜脈注射(IV)槲寄生療法 被認為具有 免疫調節、抗癌及提升生活品質 的作用,尤其在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廣泛應用於輔助癌症治療。本文將探討 槲寄生的科學機制、臨床證據及其對癌症患者的潛在益處。
科學基礎:靜脈注射槲寄生如何發揮作用?
IV 槲寄生透過多種機制發揮其治療作用:
1. 免疫系統調節——槲寄生萃取物可刺激 自然殺手(NK)細胞、T 淋巴細胞與巨噬細胞,增強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識別與攻擊能力(Kienle & Kiene, 2010)。
2. 對癌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槲寄生中的 凝集素(lectins) 可誘導癌細胞 凋亡(程序性細胞死亡),抑制腫瘤生長(Büssing, 2000)。
3. 減少炎症反應——槲寄生具有抗炎特性,可降低慢性炎症,這與癌症進展密切相關(Oei et al., 2019)。
4. 提升生活品質——研究顯示,IV 槲寄生療法可 減輕癌症相關疲勞、改善睡眠並提升整體健康狀態(Piao et al., 2004)。
5. 與傳統癌症治療的協同作用——部分研究顯示,槲寄生可 增強化療與放射治療的效果,並減少其副作用(Schötterl et al., 2021)。
臨床證據:研究結果
– Kienle & Kiene (2010) 綜合臨床試驗數據,發現槲寄生療法可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與生活品質。
– Büssing (2000) 研究顯示,槲寄生凝集素可誘導多種癌細胞發生凋亡。
– Oei et al. (2019) 報導指出,槲寄生可降低癌症患者的系統性炎症。
– Piao et al. (2004) 研究顯示,槲寄生可顯著改善接受化療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品質。
– Schötterl et al. (2021) 的系統回顧顯示,IV 槲寄生療法可減輕化療相關副作用。

癌症患者的潛在益處
– 增強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監測能力。
– 可能抑制腫瘤生長——誘導癌細胞凋亡。
– 減少化療與放療副作用——有助於減輕噁心、疲勞與免疫抑制。
– 改善生活品質——降低癌症相關疲勞、提升情緒並改善睡眠品質。
– 可能提高生存率——部分研究顯示可改善長期治療結果。
常見使用方式與劑量
IV 槲寄生療法的劑量通常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與治療反應進行個人化調整,常見方案包括:
– 起始劑量:每次 1 mg 至 10 mg。
– 治療劑量:每次 10 mg 至 100 mg。
– 頻率:每週 2-3 次,具體方案由醫師制定。
– 療程長度:通常持續數月至數年,作為整合治療的一部分。

風險與注意事項
IV 槲寄生療法通常耐受性良好,但仍需注意以下風險:
– 輕微類流感症狀——注射後可能出現短暫發燒、寒顫與疲勞。
– 過敏反應——雖然罕見,但部分患者可能對槲寄生產生過敏反應。
–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需謹慎——槲寄生可能影響免疫系統,需事先與醫師討論。
– 潛在藥物交互作用——與化療併用時,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結論
靜脈注射槲寄生療法是 整合腫瘤學 中具有潛力的輔助療法,具有 免疫調節、抗癌及提升生活品質 的潛在作用。雖然槲寄生並非癌症的單一治療方式,但它被廣泛用於輔助傳統癌症治療,以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建議癌症患者諮詢 整合腫瘤醫師,以確保安全有效地使用槲寄生療法。
參考文獻
1. Büssing, A. (2000). Mistletoe: A natural
remedy for the immune system. Anticancer Research, 20(6C), 4901-4906.
2. Kienle, G. S., & Kiene, H. (2010).
Influence of mistletoe treatment on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
patients.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16(9), 973-980.
3. Oei, S. L., Thronicke, A., & Schad,
F. (2019). Mistletoe and immune modulation in cancer therapy.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 18, 1534735419891315.
4. Piao, B. K., Wang, Y. X., Xie, G. R., et
al. (2004). Impact of mistletoe extract on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10(4), 234-238.
5. Schötterl, S., Fuchs, H., Fietkau, R.,
et al. (2021). Clinical evidence for mistletoe therapy in cancer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Oncology Reports, 46(5), 2383-2392.
醫療免責聲明:
本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並不構成醫療建議,也不應被用作專業醫學診斷、治療或建議的替代品。若您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或醫療問題有任何疑問,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生或其他合資格的醫療專業人員。本文章的內容無意推薦任何特定的檢測、治療方法或藥物,亦不應被視為此類建議。如您出現症狀或需要醫療協助,請及時聯繫醫療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