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主导医学院 医生不会真正治疗癌症
医学教育“未教”致癌理论和有效的癌症疗法
笔者在《三大疗法医错病 癌症成绝症》一文的结论是:癌症成为绝症,因为医生医错病!本期的主题则讲到:医生不会治疗癌症,不是医生的错;因为医生只会采用他们在医学院学习的理论和疗法来行医;如果医学院“未教”致癌理论和有效的癌症疗法,医生也就不认识致癌理论,也不会采用有效的癌症疗法。因此,错不在医生,而是在医学院的医学教育和培训制度!
现代医学视肿瘤为癌症,但肿瘤只是癌症的一个症状,因此医生所提供的“三大”疗法——切割、放疗和化疗,只能缩小肿瘤或清除肿瘤、缓慢癌症的恶化速度,以及让患者得到短暂的康复;但“绝对不能”终止癌症扩散!接受“三大”的癌症患者几乎必死无疑;因为医生只会医肿瘤,不会医他们的癌症!
很难想象医学院没有教致癌理论和有效的治愈癌症疗法。其实是,不准教!医学教育制度出了什么问题?
对抗疗法vs顺势疗法
让我们回顾历史,追溯到1910年。1910年之前,美国的医学可以是百花齐放,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办医学院,教授任何医学课程。医学院没有统一的入学资格,没有统一的教学课程,也没有统一的考试制度;以致医科毕业生,都是根据他们所学的来行医。其中两大门派——对抗疗法(allopathy)和顺势疗法(homeopathy)或自然疗法(natropathy)针锋相对、争辩近百年。
1810年,顺势疗法始创者哈内曼(Samuel Hahnemann,1755-1843)采用对抗疗法这个名词来形容“只医症状”的医学。对抗疗法是以驱逐疾病出人体为理论;对抗疗法医生采用“猛烈”疗法,包括放血(blood-letting)和服食重金属如铅,来治疗疾病的症状,以便把疾病逐出人体。由于疗法的杀伤力强,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往往比疾病本身产生的症状更难受(像不像现在的化疗?);读者不难明白患者为何恐惧对抗疗法,尤其是要他们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接受手术。采用对抗疗法的医学被称为“对抗医学”(allopathic medicine),亦被称为“英勇医学”(heroic medicine)。简而言之,就是治标不治本。称之为“治标医学”读者更容易明白。
顺势疗法是哈内曼在1796年创建的一个医疗体系。他的理论基于他的“类似治愈类似”(like cures like)学说:某种物质,如果能够在健康的人身上触发疾病症状,这种物质就能治愈出现类似症状的病人。他的理论受到质疑,因为大多数用来医人的物质都不会在健康人的身上触发症状。
他采用的疗法是以“不伤害人体”(do no harm)为主,尽量采用天然食物和植物,以及极度稀释的药物。例如,将某种药物稀释一百倍,药物已不能伤害人体。即使毒药,被稀释一百万倍,也会变成无毒,由于被稀释,治愈的成效被对抗疗法派视为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或自然康复(spontaneous recovery)。他的疗法“温和”,深受普罗大众接受。但对制药企业(简称药企)一点好处也没有,因此经常受到它们的抨击。
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1839-1937)是美国实业家、超级富豪、美孚石油公司,即标准石油(Standard Oil)的创办人。他的野心是控制石油、化工和药企的市场。通过标准石油他购买德国内一家全球最大的制药和化工公司I.G. Farben的控股权。
洛克菲勒“提升”医学教育
为了建立他的药企卡特尔(cartel),洛克菲勒的策略是“重新教育”医学界,让他们处方更多药。他和他的谋臣想出一条绝世好“桥”——控制医学教育!
他与当代几位知名富豪成立一个基金会,希望通过基金会的捐赠,整顿医学院的医学课程和研究方向。他雇用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去评估美国和加拿大所有医学院。弗莱克斯纳不是医生、不是科学家、也不是教育家。他访问美加155所医学院以完成他的报告。实际上,弗莱克斯纳的“评估结果”早已内定,最后,弗莱克斯纳递交报告给卡内基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报告的标题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简称《弗莱克斯纳报告》(Flexner report)。报告在1910年发表,报告的主旨是,开办医学院太容易了,大多数医学院教的并非“可靠医学”。也就是说,它们推销药量不多!
报告的建议包括:
一、医学院必须成为大学的一部分;
二、医科学生入学前,必须有良好的生物学和化学成绩;
三、入学后,必须学习解剖学、生理学和药理学,并接受临床培训。
由于医学教育被制度化了,报告得到公众认同,洛克菲勒和卡内基开始“提升”医学教育。他们只会捐赠给那些愿意接受他们的建议的医学院。换句话说,它们必须教“积极用药”医学。另一重要条件是,它们只能教授用药课程,不能提及自然疗法。符合这个资格的医学院便被视为“合格”,并会得到研究基金建立药物研究部门,为药企研发药物。
医生只会用药医症状
结果,采用对抗疗法的医学院被视为“合格”,因为他们用药多。采用顺势疗法或自然疗法的医学院被视为“不合格”,因为他们用药少,甚至不用药。《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后果是,所有被认可的医学院严重倾向用药和药物研究;也培养出只会用药医症状的优秀医生。
那些教授顺势疗法或自然疗法的医学院有两个选择,一是取消教授相关课程或被取消办学资格。难怪,在1910至1944年间,美国医学院的数量减了一半!
美国的医学制度被各国模仿,成为全球的主流医学。现在的西医,无论在哪所医学院毕业,所学的和实践的,都是殊途同归“治标不治本”的“用药医学”。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何医生不会医癌症,因为肿瘤只是癌症的一个症状!
食物胜药物的经典例子
1600至1800年间,坏血病(scurvy)就如当今的癌症,被视为绝症。当时的医学界束手无策,不论用什么药物和疗法,患者都必死无疑。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林德(James Lind)给患者服食橙汁或柠檬汁,他们都痊愈了!现在坏血病已几乎绝迹,因为橙和柠檬内含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和治愈坏血病。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西元前460-370年)早在2000多年前已提出有“以食物为药物,以药物为食物”(let thy food be thy medicine,let medicine be thy food)这种治本智慧。
药企岂能容许以食物医人这个理论和疗法存在,它们会不择手段打压这种理论的医生和推广者。笔者是否暗示食物可以治愈癌症?随后文章自有交代。
作者:伍志坚医生,197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毕业。曾先后在英国、加拿大和香港行医。现任香港治本医务中心BMS Clinic的预防医学顾问,同时从事预防医学研究,并开始埋首将多年预防医学心得整理发表,普及大众。著作包括《预防胜于治疗》、《Wing Chun Warrior》、《詠春善戰者》。
香港治本医务中心网址:www.bmsclinic.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