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中有人患癌,是否代表自己一定有風險?

當我們聽到身邊的親人或長輩確診癌症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擔心:「這是否意味著我也一定會得癌症?」事實上,家族中有人患癌確實可能增加風險,但並不等於「命中注定」。了解其中的原因,才能更好地面對和管理這份隱憂。

遺傳因素的影響

癌症與基因有一定關係,研究顯示大約 5%–10% 的癌症屬於遺傳相關。這意味著,如果家族中有人因基因突變而患癌,後代也可能繼承這種基因異常。

例如:

  • BRCA1/BRCA2 基因突變與乳癌、卵巢癌風險相關。
  • MLH1、MSH2 等基因突變則與結直腸癌有關。
  • TP53 基因異常可能增加多種腫瘤的風險。

不過,大部分癌症並非單純由基因決定,而是遺傳與環境、生活方式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後天環境與生活習慣同樣重要

即使存在遺傳風險,後天習慣依然是決定因素之一。以下幾個因素都可能影響癌症的發生:

  • 飲食:高脂肪、高糖飲食會增加代謝負擔,蔬果攝取不足則降低抗氧化保護。
  • 吸菸與飲酒:已被證實與肺癌、肝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高度相關。
  • 運動不足:缺乏活動與肥胖同樣是多種癌症的危險因子。
  • 環境暴露:如重金屬、農藥、輻射等長期接觸。

換言之,即使有遺傳背景,若能調整生活方式,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病風險。

需要留意的高風險群體

以下人群建議提高警覺,並與專業人士討論定期檢查:

  • 兩位或以上直系親屬患同類癌症。
  • 家族成員在年輕時(如40歲前)就確診癌症。
  • 家族中存在同一基因突變的證據。
  • 不同代際中多名親屬反覆出現腫瘤相關疾病。

這些情況都提示可能存在遺傳相關風險,應及早重視。

現代檢測能帶來什麼幫助?

除了常規影像學檢查,現代分子層面的檢測能夠提供更多參考:

  • 基因檢測:幫助發現是否帶有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
  • 循環腫瘤細胞(CTC)分析:如 RGCC 檢測,能透過血液樣本,分析體內可能存在的腫瘤相關細胞訊號,並提供個人化的風險參考。

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檢測結果不等同於臨床診斷,而是讓高風險人群更早了解自身情況,從而配合生活方式改善與健康管理。

結語家族中有人患癌,確實意味著我們需要多一份警惕,但這並不是命運的定數。遺傳基因只是其中一部分,飲食、運動、環境與日常習慣同樣在發揮作用。

透過規律的健康管理,加上必要時的基因或 CTC 檢測,我們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狀態,並為未來爭取更多主動權。

 

醫療免責聲明:
本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並不構成醫療建議,也不應被用作專業醫學診斷、治療或建議的替代品。若您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或醫療問題有任何疑問,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生或其他合資格的醫療專業人員。本文章的內容無意推薦任何特定的檢測、治療方法或藥物,亦不應被視為此類建議。如您出現症狀或需要醫療協助,請及時聯繫醫療專業人士。

想了解更多關於癌症相关的諮詢?

立即與我們聯絡!

Whatsapp 我們!

致電我們!
Tel: 2370 3001

填寫您的資料,我們將與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