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很多檢查卻沒看到真正問題?這些 RGCC 癌症檢測項目,也許正是盲點補位的關鍵
為什麼有些問題影像與指數看不出來?
傳統檢查如 CT/MRI、腫瘤指數(CEA、CA-125 等),通常只能在腫瘤已經形成、數據已明顯變化後才發現異常。對於癌症的「風險趨勢」「細胞行為」「藥物反應性」等關鍵資訊,這些檢查往往難以提供有效線索。
這時,RGCC 的分子與細胞層級檢測,就能提供更加前瞻性的資料支持。
常見的 RGCC 檢測有哪些?功能怎麼不同?
以下是目前臨床上應用度最高的幾項 RGCC 檢測,包含功能、適用對象、與常規檢查的差異性整理
Oncotrace
用途:偵測體內是否仍有循環腫瘤細胞(CTCs)存在
適合族群:
- 癌症治療後想追蹤復發風險者
- 疑似腫瘤復發但影像未能確認者
優勢:
- 靈敏度高,可捕捉極微量癌細胞訊號
- 非侵入性,只需抽血
- 可評估癌細胞活性與趨勢
Onconomics Plus
用途:分析個人癌細胞對多種藥物(包括化療、標靶、天然物)的反應性
適合族群:
- 需擬定個人化治療策略者
- 對現行療法效果不佳者
- 希望評估天然物(如 Curcumin、Resveratrol)治療潛力者
優勢:
- 提供細胞層級藥效預測
- 可用於治療決策前的參考依據
- 有助減少無效療法與副作用風險
Onco-D-clare
用途:評估是否存在多種癌症的基因與表現型風險傾向
適合族群:
- 有家族史者
- 想提早監控癌症風險者
- 癌前病變或曾罹癌者
優勢:
- 非診斷性檢查,而是用於「預測風險」
- 幫助提早啟動預防性營養或生活策略
- 可看見常規檢查無法揭露的風險訊號
Onconomics Extracts Plus
用途:測試個體癌細胞對多種天然植物化合物的反應性
適合族群:
- 想搭配輔助療法的癌友
- 對傳統藥物副作用敏感者
- 傾向自然調理與整合醫療者
優勢:
- 含天然植化物(如綠茶素、姜黃素、槲皮素等)反應評估
- 幫助醫師決定哪些天然成分有潛力支持治療
- 減少試錯與風險
除了以上介紹的項目,RGCC 還有其他檢測可供選擇
如您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歡迎隨時聯絡我們
為什麼這些檢測值得納入癌後管理?
| 功能類型 | 檢測名稱 | 看見什麼? | 解決什麼問題? |
|---|---|---|---|
| 癌細胞是否仍存在 | Oncotrace | 循環腫瘤細胞(CTC)活性與數量 | 補足影像看不到的微轉移、復發風險 |
| 個人化療效預測 | Onconomics Plus | 癌細胞對藥物與天然物的反應 | 幫助決策用藥策略,減少副作用與無效療法 |
| 癌症風險預測 | Onco-D-clare | 癌症相關基因表現與生物標記 | 協助高風險族群提早介入,預防大於治療 |
| 天然療法分析 | Onconomics Extracts Plus | 對植物化合物的療效反應 | 為整合療法與營養調理提供依據 |
結語:資訊不該只是數字,而是方向
當檢查越做越多,卻依然無法解答身體的不安時,也許該換個角度思考
不是「沒有問題」,而是「現有工具還看不見」
RGCC 所提供的檢測,是癌後照護與個人化健康策略的重要補位工具。從風險預測、療效模擬,到細胞層級的監控,它讓「預防與治療之間」,多了一道更精準的橋樑
畢竟,真正的健康照護,不是等到有問題才介入,而是提前找出潛藏風險,做出更合身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