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好?水乾淨?我們對「安全」的想像可能太天真了

當我們談到「安全的生活環境」,大多數人腦海浮現的是藍天白雲、過濾水、無毒食物。特別是在遠離工業區、不抽菸、吃得健康的情況下,多數人認為自己應該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但事實是——有些健康隱憂無法用肉眼察覺,甚至連身體也未必立刻表現出症狀。

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鉛、汞、砷、鋁、鎘這些重金屬,其實並非只存在於污染嚴重的地區或工廠周圍。它們可能早已悄悄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包括:

  • 舊樓的水管系統、老化建材
  • 受污染的農地與蔬果
  • 魚類與部分進口食品
  • 某些保健品或美妝用品
  • 港鐵沿線或重交通地區的灰塵累積

即使你覺得自己活得很健康,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讓身體慢慢累積了有害物質

重金屬不是「自然代謝就能排掉」

一個常見迷思是:我們的身體可以自動排毒。但其實,大多數重金屬屬於脂溶性,容易儲存在腦部、肝臟、骨骼或脂肪組織中,長期累積反而難以排出。

這些潛藏的毒素,可能導致:

  • 慢性疲勞、腦霧、專注力下降
  • 情緒波動、記憶力變差
  • 抵抗力下降、慢性發炎
  • 荷爾蒙失衡
  • 甚至在部分研究中,與癌症風險有關聯

問題在於,它們往往不是立即出現症狀,而是日積月累地影響健康

檢測,才有機會真正了解體內狀況

我們不鼓吹恐慌,而是希望將「習慣性忽略」換成「有意識地關注」。

如果你屬於以下族群,建議考慮進行一次重金屬負擔檢測

  • 居住於舊式建築、港鐵旁或交通密集地區
  • 飲食習慣中有魚類、進口食品為主
  • 長期身體乏力、免疫力低落但找不到原因
  • 曾接受過大量藥物或化療治療後恢復慢

有時候,不是你做得不夠,而是體內的負擔太重

「沒病」不等於「真的健康」

在現代預防醫學中,真正的健康不只是「沒有疾病」,而是讓身體處於適合修復、調節、恢復的狀態。

這一切的起點,可能就從問自己一句話開始:
我的身體裡,有沒有我沒發現的東西?

醫療免責聲明:
本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並不構成醫療建議,也不應被用作專業醫學診斷、治療或建議的替代品。若您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或醫療問題有任何疑問,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生或其他合資格的醫療專業人員。本文章的內容無意推薦任何特定的檢測、治療方法或藥物,亦不應被視為此類建議。如您出現症狀或需要醫療協助,請及時聯繫醫療專業人士。

想了解更多關於重金屬暴露的諮詢?

立即與我們聯絡!

Whatsapp 我們!

致電我們!
Tel: 2370 3001

填寫您的資料,我們將與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