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患上大肠癌?立即了解早期四大症状!

大肠癌是香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发病率多年居高不下。由于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属中晚期。若能及早察觉身体发出的警号,并及时接受检查,有助提升后续护理与康复的效果。

大肠癌的形成与早期警讯

大肠癌多由肠道黏膜上的“息肉”逐渐演变而成,这个过程可能长达 5 至 10 年。
在病变初期,身体会出现一些细微但可察觉的变化,只要提高警觉,就有机会早期发现。

四大常见早期症状

  1. 排便习惯改变
    若出现持续性的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发生,且无法以饮食或压力解释,应提高警惕。
    有些人会感觉“大便排不干净”或排便次数增加,这都是肠道受刺激的信号。
  2. 粪便带血或颜色异常
    粪便呈暗红或黑色,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所致。
    虽然痔疮也可能造成血便,但若情况持续或出血量增加,应尽快进行粪便潜血测试或肠镜检查。
  3. 腹痛与腹胀
    肠道内肿瘤可能导致气体与粪便滞留,引起腹胀、绞痛或隐隐作痛。
    若同时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更应尽早就医。
  4. 体重明显下降与疲倦感增加
    若在短时间内无意中体重下降超过 5%,或经常感到疲倦、脸色苍白,可能与慢性出血或营养吸收不良有关。

何时应尽快检查?

    • 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未见改善;
    • 粪便带血但无明确原因;
    • 家族中有大肠癌或息肉病史;
    • 年龄超过 50 岁且从未进行过肠镜检查。

    若符合以上任一情况,应尽早咨询专业人士,进行粪便潜血测试或肠镜检查,以便排除风险。

常见问题解答(Q&A)

Q1:血便一定是大肠癌吗?
不一定。痔疮、肠炎、息肉等问题也可能造成血便,但若血色较暗或与粪便混合,则需特别留意。

Q2:早期大肠癌能被完全康复吗?
若能在早期发现并进行适当处理,五年生存率可超过九成。关键在于“定期检查”与“早期发现”。

Q3:我没有症状,也需要做肠镜吗?
建议 50 岁以上人士,即使无不适,也应每 10 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有家族史者可提早至 40 岁或更早进行。

小结早期发现,是预防大肠癌的最有效方式。
当身体出现异常信号时,不应掉以轻心。
保持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并定期检查,是守护肠道健康的最佳策略。

医疗免责声明:
本文章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医疗建议,也不应被用作专业医学诊断、治疗或建议的替代品。若您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医疗问题有任何疑问,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生或其他合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章的内容无意推荐任何特定的检测、治疗方法或药物,亦不应被视为此类建议。如您出现症状或需要医疗协助,请及时联系医疗专业人士

想了解更多关于癌症相关的咨询?

立即与我们联络!

Whatsapp 我们!

致电我们!
Tel: 2370 3001

填写您的资料,我们将与您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