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不药而愈?| 螯合治疗 Chelation EDTA
一个使病情得以缓解甚至“康复”的参考病例
强直性脊柱炎又称竹脊柱,医学界对其起因迄今未完全了解,现在相信与免疫失调及遗传因子有关,患者一般都要经过长期治疗或终身治疗。本文提供一个仅用补充营养素疗法,使病情得以缓解甚至“康复”的病例,由于未得到医学界普遍证实,本文仅供参考。
2011年11月5日,我接受广州大学某个团体的邀请,在圣诞节做他们的健康讲座嘉宾。当时还没有讲题,直到出版社在12月12日给拙作命名后,便以书名《治本清源(1)不吃药的健康智慧》为讲题。由于讲题吸引,那天听众特别多,包括医科博士生及硕士生等。主持为我安排了翻译,免得我用“标准香港普通话”闷死人。一书在手,讲者和译者讲得流畅,而听者也容易明白。
在问答期间,医科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可信的病例?回答这个问题,我请了一位他们认识的同学LF做见证。那天的见证确实感人。我建议她写下来。
翌日,我收到LF的电邮,阐述她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的痊愈见证。由于部分内容涉及宗教,笔者略作删改,保留了当事人患病及治愈的过程,以求在读者面前呈现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不用药痊愈见证。以下是来函内容:
良药不救命 有病不吃药
我叫LF,四川人,今年24岁,现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攻读翻译专业硕士。从生病到现在三年有余,医院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
我从2008年下半年就开始出现生病的症状,当时只有轻微的痛感,并未太过重视。从2009年3月开始,觉得右侧臀部疼痛,严重时行动困难,甚至卧床不起。我曲折的求医之路就此开始。
在确诊前的一年多时间里,我辗转了多家医院,拜访了多位名医。不同的医生给予不同的诊断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臀部神经卡压。期间尝试了各种办法——中药、西药、打针、输液、封闭、牵引、针灸、推拿、拔罐、内服外敷中西结合,全部试遍。各种各样的药吃了很多,除了止痛药有效以外,其他基本都不起作用。
开始的近两年的时间是我最痛苦的时期。因我是右侧疼痛,有超过一年半的时间我只能左侧躺着睡觉,根本不能翻身,动辄一身冷汗。平躺就更不可能了,半分钟不到就从腰一直痛到脚跟,夜间睡眠极浅。就这样过了一年多,我觉得自己都快记不得“一觉睡到大天亮”是什么滋味了。那时候我还在四川读本科,医生建议要睡硬板床,但是学校没有。睡地上的话又太凉,我只能把寝室里的两张长课桌拼起来,晚上往上面垫一床棉絮,就是我的硬板床,就这样熬了一个学期。夜里倒是不用担心滚下去,因为我根本不能翻身。
再后来住进了医院,又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我记得当时有一项HLA-B27的检查结果为阳性,我咨询一位学医的同学,问他这个“阳性”代表什么。他告诉我大部分HLA-B27为阳性都有问题,这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个特异性指标。我不懂他所说的这个特异性指标是什么意思,我问他要是我得的就是这个病会怎样?他说:“那你就死定了!”我的心顿时就沉了下去。住了一段时间的院后,果真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医生给我的宣判是:治不好。
医生告诉我,这个病不能治愈,只能控制,需要长期吃药。我问医生这个“长期”到底有多长?她说每天三次,饭后服用,一直吃就对了。我想,这个长期大概是要长到我不用吃饭的那天为止吧。从此我开始了一日三餐与药为伴的生活,直到2011年9月初,病情突然加重,再次卧床不起。我的心跌落到了谷底,我给远在家乡的妈妈打电话,我还没哭她就先哭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有遵照医嘱按时吃药,按时复诊,医生怎么说我怎么做,可为什么还是这样的结果呢?我看不到希望。
那时伍医生刚来,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他咨询。伍医生听了我的情况,介绍我去看他认识的一位很好的中医师。这位医师给我的结论是:不死的癌症!我一听“不死的癌症”,瞬间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求医再次宣告失败。那天下午,我的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
后来伍医生跟我讲:“你看,现在中医西医都医不好你。我有一个不一样的办法,就是不吃药,补充营养素。你愿不愿意试一试?”为了鼓励我,重振我消失殆尽的信心,伍医生还给我举了此法成功的例子。当时我并没多想这是不是真的有效,我想的是:都已经是“不死的癌症”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我决定试一试。现在回头看看,我觉得颇有一种绝处逢生的意味。到现在为止,我按照伍医生的指导,每天补充营养素,已经坚持了三个月零二十天了。自从开始服用营养素到现在,以前一直吃的药再也没碰过。虽然偶尔还会觉得疼痛,但已经不需要止痛药了,平躺着睡觉也愈来愈轻松,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不成问题,我感觉愈来愈好。
2011年12月26日
AS是一种慢性脊椎炎,导致患者的脊椎黏在一起,令脊柱硬直得像竹一样,因此亦被称为竹脊柱(bamboo spine)。考古学家在一个5000年的埃及木乃伊身上发现竹脊柱,证明这个疾病的历史悠久;但医学界要等到十九世纪才对AS有准确的描述。
患者的平均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以男性居多;病发的平均岁数是23岁。关节痛和僵硬是AS的特征。初时,中部或整条脊椎开始痛和僵硬,甚至牵连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随后的症状只会愈来愈严重,而脊椎的硬化,令患者的身体变形、甚至畸形。最出名的例子,莫过于1858年被称为奇妙畸形人(The Wonderful Invalid)的美国人Leonard Trask。他的AS在他坠马后恶化到令他的下巴贴在他的胸膛上。四成的患者也患有眼疾如虹膜炎(Iritis)和色素膜炎(Uveitis)。
由于医学界视遗传为AS的唯一病因,以至AS研究者都按照发现基因的方向走。除了已知的HLA-B27基因,英国、澳洲和美国在2007年共同发现ARTS1和IL23R基因。这三种基因覆盖七成AS患者。可惜的是,基因的发现对AS患者的医治毫无帮助,因为没有AS基因治疗。患者只有无奈地终身服食止痛药、非类固醇消炎药、抑制免疫系统等药物去缓解症状、延缓恶化。而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却也会令他们患更多病,以至需要服食更多药去医治衍生的那些新疾病。
不信者怀疑以上的见证是合理的。LF是笔者的第一个AS病人,也是笔者第一次用补充营养素疗法来医治AS。她的康复可能是巧合,但也有可能是营养素的功效。至于她的康复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慢性关节病变容易忽略误诊
根据由强直性脊椎炎患者组成的本地注册组织香港强脊会(Hong Kong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sociation)的网站指出,强直性脊椎炎(强直性脊柱炎)并非十分罕见的病,但这种病往往受到患者忽略甚至被误解,误将此病作其他病患治理,以致得不到适当的治疗而加重病情。
该网站指出,强直性脊椎炎是一种慢性、进展型中轴关节受累的关节病变,简单来说,就是骨、关节及韧带因慢性炎症而结合、强直、痛楚及失去活动能力。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肋椎,而其他关节亦会受累。病症主要是慢性背痛及僵硬,尤以早上较为严重,经过活动后,痛楚会减轻。其他的病症还包括体重减轻、容易疲倦、轻微发烧和夜汗等。眼睛、肺部及心脏亦是几个会受影响的器官。
另据“维基百科”网站资料指出,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椎炎以消炎止痛、控制病情和保护关节,即保持关节灵活性为主要方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髋关节严重病变,造成骨性强直和瘫痪,可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功能。
而中医治疗原则以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活血化瘀、解毒消肿、补肾健骨为主,以达到调节整体的目的,惟针对不同病人,仍需辨证施治。
作者:伍志坚医生,197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毕业。曾先后在英国、加拿大和香港行医。现任香港治本医务中心BMS Clinic的预防医学顾问,同时从事预防医学研究,并开始埋首将多年预防医学心得整理发表,普及大众。著作包括《预防胜于治疗》、《Wing Chun Warrior》和《咏春善战者》。
医疗免责声明:
本文章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医疗建议,也不应被用作专业医学诊断、治疗或建议的替代品。若您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医疗问题有任何疑问,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生或其他合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章的内容无意推荐任何特定的检测、治疗方法或药物,亦不应被视为此类建议。如您出现症状或需要医疗协助,请及时联系医疗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