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科医生是如何帮助你的?

哗众取宠还是揭开真相?

心脏病是本港主要的“杀手病”之一。为了“预防”突发心脏病,心脏科医生往往建议患者接受通波仔或搭桥手术,以及长期服用降胆固醇药和薄血药,但这是患者无奈的选择,还是不合逻辑的谬误?

2009年,当我在网上发现《Is Your Cardiologist Killing You?》一书(暂时还没有中文译本,笔者姑且将之译为《你的心脏科医生是否正在杀你?》),我对书名的即时反应是,作者若不是哗众取宠博人买书,便是拥有揭开真相、不怕得罪心脏科医生的无比勇气。

医生见证停药治愈慢性痛症

阅读完该书后发现,作者不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还经历过被不同科的“治标”专家误诊其“慢性痛症”,而导致她接受了20多次不必要的手术,并承受了各种药物的副作用,险些令她残废!

这位作者自从接受了一位“治本”医生的简单“不吃药”疗法后,她的“慢性痛症”再也未曾复发。她的见证发生于20多年前。自此,她不断钻研和宣扬“治本医学”,不少医生因而效法。身为基督徒、医生和受害者,难怪她充满信心和正义感去揭发医学界的种种谬误!

心脏科医生两同窗的遭遇

至于你的心脏科医生是否正在“杀你”,请参考以下的真实个案:

2011年11月7日,DL来到医务所,咨询有关冠心病的治本方法。DL是一名50岁出头的成功商人,目光呆滞,皮肤干燥、缺乏光泽,神情无精打采,毫无生气。不过,言谈间他仍强露些许笑容,对于自己的情况似乎已作最坏打算。

“DL,我有什么可以帮你?”

▲手术“预防”心脏病发是治标不治本(法新社图片)

“我想知道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是否还可以接受螯合治疗(Chelation Therapy)?”

“你何时接受搭桥手术?”

“今年7月。”

“4个月前?”

“对,在伊丽莎白医院。”

“搭了几条?”

“三条。”

“为什么不做通波仔和支架?”

“心脏科医生说,窄了的位置不适宜植入支架,建议搭桥手术。”

“现在怎样?”

“好了3个月,但到9月中,气促和心绞痛又再出现。”

“有多严重?”

“刚从中环地铁步行上D2出口的楼梯,我便需要停三次才到地面。”

“你可知共有几级楼梯?”

“不知道。”

“32级。没有服药吗?”

“当然有。2008年已开始服用降胆固醇药和薄血药。”

“通波仔”防恶化 不合逻辑

“医生有什么好建议?”

“他说三条移植的动、静脉都窄了,建议通波仔。我觉得不合逻辑,因为当初他说我不适宜通波仔,我才接受搭桥手术,现在却建议通波仔!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在考虑期间,一位朋友推荐我看你翻译的那本《预防搭桥通波仔》(Bypassing Bypass Surgery),我才知道有这个治本疗法,所以前来查询。”

DL的经历,正好反映现代医学无法预防粥样斑块的形成和恶化,因此不能预防心脏病发作;也反映患者的无奈心态。话说七十年代,DL和两位同学在英国曼彻斯特中学毕业后,分道扬镳。其中一位成为心脏病科专家的C医生,经培训后回港行医。DL和另一位同学M君很自然地视C医生为他们的医学顾问,而C医生也乐意照顾这两位老同学。

同人不同命

事有凑巧,2008年期间,DL和M君都到老友的医务所做跑步机(treadmill)检查,继而往医院做CT64。结果显示,他们两位的几条冠状动脉分支都窄了,需要通波仔或搭桥手术,以及长期服用降胆固醇药和薄血药去“预防”心脏病发。

事实上,很少患冠状动脉变窄的患者,能避过通波仔或搭桥手术的厄运;当然,心脏科医生的老友DL和M君也不例外。为了令DL和M君信服他的建议,C医生推荐他们去见中文大学的教授同学。教授的判断是,M君可以接受通波仔,而DL则只适宜接受搭桥手术。结果,M君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接受了治标不治本的通波仔,并开始终身服用有害无益,不能预防心脏病发的降胆固醇药和薄血药。一年后,M君在家中

猝死。

▲手术“预防”心脏病发是治标不治本(法新社图片)

DL的命运则可谓峰回路转。通波仔,他可以接受;但要劏开他的胸膛去做搭桥手术,尤其是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他绝对不能接受。C医生只好建议他开始服用副作用多多、且不能预防心脏病发的降胆固醇药和薄血药。对DL来说,正是拖得就拖。不过,DL还是逃不了搭桥手术的厄运!

2011年初,DL开始患气促和心绞痛,而且愈来愈严重,终于在7月中接受了搭桥手术。手术后他的症状果然消失,但不到三个月,气促和心绞痛症状又再次出现,且每况愈下,服药也于事无补。更令他摸不着头脑及气愤的是,C医生竟然建议他接受通波仔!DL的逻辑是:通波仔要是有效,M君也不致猝死!

“C医生知不知道你来这里?”

“知道。”

“他有什么意见?”

“当然不高兴,但除了叫我小心外,他还能有什么好建议?我已依足他的指示,在没有任何症状下,服用了近三年降胆固醇药和薄血药。当症状出现时,已证明药物不能预防冠状动脉里的粥样斑块持续恶化。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我只有依他的建议,接受搭桥手术和继续服用无效的药物。”

“为什么你不接受通波仔?”

“要是通波仔有效,M也不会在通波仔一年后便猝死!这就证明,长期服用降胆固醇药和薄血药、以及通波仔和搭桥手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看了《预防搭桥通波仔》你有什么意见?”

“我建议你加插多些图片,让读者容易明白。”

“例如?”

“粥样斑块在哪里形成?”

“在动脉内皮的背后。”我把将会加插在《治本清源(1)不吃药的健康智慧》一书的图片给他参考。

“既然是在背后,为什么心脏科医生给我看的模型,都显示胆固醇黏在动脉的内皮上形成粥样斑块?”

“你应该问C医生。我的医生朋友的解释是:这样病人才容易明白什么是动脉堵塞。”

“这岂不是隐瞒真相,刻意误导!”

“其实,这个误导已深入民心,根深蒂固。即使图文并茂,也很难改变一般人对动脉堵塞深信不疑的谬误。你会怀疑C医生刻意误导你吗?”

“难道假作真时真亦假?我是否应该怀疑你的图片?”为了证实我所说的绝对正确,我播放了两辑短片给他看,包括粥样斑块的形成、以及粥样斑块如何导致堵塞的真相;他才口服心服,无法置疑。

排毒补充营养治本简单有效

咨询后,DL同意我们的简单治本方案,包括清除体内的有毒金属、补充营养素,以及循序渐进减少药物,并开始接受治疗事实是,他别无选择,难道坐以待毙,或者继续接受已证实无效的治标方法?

第5次护理后,DL告诉我,他可以一口气走上中环地铁D2出口的32级楼梯;10次后,他可以每分钟以90步的速度步行平地两个小时,没有气促和心绞痛;20次后,每分钟以100步的速度步行平地也没有症状!

DL的案例反映了心脏科医生只能治标而无法治本,也揭示了现代医学的终身服药制度的不合理性。


作者:伍志坚医生1970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曾先后在英国、加拿大和香港行医。现任香港治本医务中心 BMS Clinic 的预防医学顾问,同时从事预防医学研究,并开始整理多年预防医学经验并向公众发表。著作包括《预防胜于护理》、Wing Chun Warrior、《咏春善战者》。


医疗免责声明: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不能构成医疗建议,也不能作为专业医学诊断、护理或建议的替代方案。如果您对自身健康状况或医疗问题有任何疑问,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生或其他合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内容无意推荐任何特定的检测、护理方法或药物,亦不应视为此类建议。如您出现症状或需要医疗协助,请及时联系医疗专业人士。

立即与我们联系

立即与我们联络!

Whatsapp 我们!

致电我们!
Tel: 2370 3001

填写您的资料,我们将与您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