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湿疹有绝招
试过很多方法都搞唔掂湿疹?
湿疹(eczema)难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难医的原因,是因为湿疹不是疾病,只是一个症状!医症状,而不用心寻找导致湿疹的根源,只会浪费时间、耽误病人。
胡小姐二十八岁,十三年前往纽西兰求学,不久便开始患皮肤病。当地的皮肤科医生都说她因过敏而患湿疹,建议她接受「过敏皮肤测试」(allergy skin test),试图发现导致过敏的成因。结果证实她对某些花粉、杂草、尘埃和食物等产生过敏。于是给她一个两年的「脱敏疗程」(desensitization program),希望透过注射「致敏原」(allergen),让免疫系统慢慢接受致敏原而不产生过敏。
可惜,在这个疗程期间,她的湿疹没有得到改善。皮肤有时痕痒不堪,甚至流出液体,令她不能安寝。皮肤科医生唯有给她服食和搽类固醇药,导致类固醇的副作用在她身上出现,如面孔肥胖,患处皮薄和变黑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湿疹没有在她的脸上出现,不影响她的美貌。
和大多数湿疹患者一样,当她服食类固醇时,湿疹便会消失,但停药不久又开始发作,无法痊愈。她咨询了几位皮肤科医生,结果大致相同,即是时好时坏。
三年前她回港工作,经朋友推荐,需预约三个星期,才可以一睹中环某皮肤科名医的风采。
胡小姐还没有坐稳,名医说:「湿疹。」
「为什么会有湿疹?」
「过敏。」名医一边写一边说:「戒口,吃药、搽药就没事,一个星期后覆诊。」
「胡小姐出去拿药、验血、验小便。」姑娘说。
戒口、吃药、搽药,胡小姐一个星期后去覆诊。
名医说:「好了很多,报告没有问题,再吃药,搽药一个星期,不用覆诊。」
但好了一个月又复发。胡小姐再去看名医。
名医说:「好了又复发,可能是压力,换些药试试,一个星期后覆诊。」
断断续续看了半年,好了又复发。胡小姐决定换一位皮肤科医生,湿疹仍然是好了又复发。于是转看中医,看了几位。中、西医都诊断她患的是湿疹,因为压力大。中西合璧医了三年,还是时好时坏,胡小姐的精神压力愈来愈大不在话下。
怎么办?
医治胡小姐的湿疹并不困难。
排除规定饮食
2009年某日,胡小姐问:「伍医生,有没有办法医治湿疹?」
「有是有,但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接受。」
「只要医得好,什么都愿意尝试。」
「戒口。」
「之前的医生已经叫我戒食鸡蛋、贝壳类、牛肉、鹅等,都没有效,你有什么好建议?」
「你有没有听过『排除规定饮食』(elimination diet)?」
「没有。戒什么?」
「不是戒什么,而是只可以吃什么!」
「那我可以吃什么?」
「依照这个食谱,便会见效。」
「我需要继续服药吗?」
「开始三天后便可以逐渐减药。」
「真的有效?」
「如果你能坚持一个月,一定有效!」
三天后,胡小姐即使不服药,也再没有痕痒。一个月后,患处的黑斑全部消失了。她说,十多年来她第一次可以穿小背心!
这个方法十分艰苦,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愿意面对,尤其是小朋友,因为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吃一些他们惯常吃的食物。
原始人和其他灵长目如猩猩和猴子只吃天然食物,不会患湿疹。考古学家发现,人类在八千年前开始进食五谷。对食物过敏也可以追溯到那个时代,即是说五谷含有导致过敏的成分。
谷麸蛋白(gluten protein)引起过敏并不是众所周知。谷麸蛋白是谷物的表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谷麸蛋白过敏会引起湿疹;严重的话,会导致「粥糜泻」(celiac disease)产生的营养不良和发育不健全。
理论上,戒谷麸蛋白可以预防和医愈湿疹,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患有谷麸蛋白过敏?因为谷麸蛋白已被用作添加剂,加进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食物裹,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除了谷麸蛋白,还有其他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如牛奶和豆类等。含有奶和豆类的食物多不胜数,对于这两类食物过敏的人也会出现湿疹。
由于很难断定某个人对某类食物过敏,唯一的方法是戒绝谷麸蛋白、奶类和豆类等食物一段时间。在症状消失后才逐一试食,直到症状重新出现为止,便可以确认哪种食物导致过敏。
慢性免疫失调综合征
为什么胡小姐十五岁后才开始患食物过敏?最直接的答案是她的肠胃免疫系统失调(immune dysfunction)。
不可不知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50%是在肠胃裹。肠胃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视乎它裹面的「有益细菌」(good bacteria)和酵母菌(yeast)的比例是否平衡。如果酵母菌的数量不断上升,它的功能便会相应下降。
滥用抗生素、类固醇和「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是导致酵母菌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医生必须承担部分责任。酗酒和进食大量高糖份食品,是导致酵母菌上升的另一个原因。
当肠胃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时,肠的表层细胞之间的间桥体(desmosome)会松弛下来。外来物质如毒素、微生物、未经消化的食物和粪便等,便会通过间桥体渗入体内,导致体内的免疫系统作出反应,引起疾病和症状,如过敏、湿疹、哮喘、关节炎、肚泻、肠胃炎、失眠、便秘、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水肿、体重失控、月经失调、不育、粥糜泻、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焦虑、沮丧、缺乏集中和学习能力等。这些症状被纳入「慢性免疫失调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immune dysfunction syndrome, CFIDS)。
诊断和医治CFIDS并不容易,也不太困难。只要有耐性和恒心,大多数症状,包括湿疹,都可以迎刃而解。但必须坚持戒口,停止滥用抗生素和类固醇,服食益生素(probiotic)、抗酵母菌剂和适量的营养补充剂。
作者: 伍志坚医生
作者197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毕业。曾先后在英国、加拿大和香港行医。现任香港治本医务中心 BMS Clinic 的预防医学顾问,同时从事预防医学研究,并开始埋首将多年预防医学心得整理发表,普及大众。著作包括(预防胜于治疗)、Wing Chun Warrior、《咏春善战者》。
医疗免责声明:
本文章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医疗建议,也不应被用作专业医学诊断、治疗或建议的替代品。若您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医疗问题有任何疑问,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生或其他合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章的内容无意推荐任何特定的检测、治疗方法或药物,亦不应被视为此类建议。如您出现症状或需要医疗协助,请及时联系医疗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