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螯合治疗Chelation EDTA的“平反”?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是心脏病患者,你务必要看以下这篇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向媒体发布的新闻稿,因为NIH确认EDTA螯合治疗对心脏病有效;而这个疗法,极有可能是治愈你的心脏病的唯一方法。

如果你是一位只相信科研数据、有爱心的心脏科医生,你应该参考《评估螯合治疗》(Trial to Access Chelation Therapy,简称TACT)的全文,因为这个由几百个心脏科医生,在美国和加拿大134个中心,测试1708个曾患心脏病发的病人,证实EDTA螯合治疗对心脏病有效的研究,或许会令你考虑采用EDTA螯合治疗来医治你的病人,让他们有机会接受一种安全有效的治本疗法。

耗资3000万美元研究

2012年11月4日,心脏科专家拉马斯(Gervasio Lamas)医学博士,在洛杉矶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会议上,发表评估螯合治疗(TACT)的结果。这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涉及1708位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接受传统治疗加静脉EDTA螯合治疗的患者,与接受传统治疗加安慰剂的患者比较,随后患心脏有关问题的,前者较后者少。

心脏有关问题包括死亡、心脏病发、中风、心血管手术、需要住院的严重心绞痛。心脏有关问题整体减少,在统计学上意义重大,因为时间愈长,差异愈大,尤其是在长达5年的研究。

整个疗程共40次。首先每周1次,共30次;然后大约每月一次,共10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都有患过心脏病发的记录。结果显示,螯合治疗有效减少心脏有关问题,尤其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显著。

研究者的结论是:静脉EDTA螯合治疗是安全的;对那些正在接受传统、有科研数据为基础治疗的心肌梗塞患者,显然是一种重要疗法。这些发现,是那些一直蔑视EDTA螯合治疗的心脏科医生所意想不到的。要肯定EDTA螯合治疗,必须有更多研究;要探讨它的机制,亦需要更深研究。

心脏科医生,包括来自著名医学院如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梅奥诊所(Mayo Clinic)和约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大学等,参与在美国和加拿大134个地点进行的研究,耗资3000万美元。

读者或许会问,既然EDTA螯合治疗对心脏病有效,为何医学界不采用?回顾西方医学历史,任何医学上的新发现和突破,除了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必须经历捍卫传统者的打压,才有机会被医学界接受。EDTA螯合治疗当然也不例外。以下是几个例子:

医学界打压异己例子

一、传统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460-370 BC)的体液理论(Humors Theory),以及加伦(Claudius Galen,130-200)的600多个理论,包括人体的构造、运作、生理和心理等,一直都被视为传统西方医学的基础,直到十六世纪才有怀疑者胆敢质疑。

先有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留斯(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他证实加伦的“人体构造理论”错漏百出,并于1548年出版《人体构造七论》。当时的医学界绝对不容许任何人反驳加伦的理论。医学界权威人士称维萨留斯为疯子!甚至有人说:“加伦没有错,只是人体改变了!”受不了医学界的打压,维萨留斯最终烧掉原稿!可想而知,医学界对不同理论和新发现,存在一定的抗拒。

二、其后有血液循环之父哈威(William Harvey,1578-1657)。他的成就可说前无古人,却又启发来者。哈威医生对研究者的最重大影响是他那一丝不苟的证明步骤。证明,从此成为科学研究的黄金标准。在科学上,不管任何假设、概念、理论和发现,都必须透过证明才可以被接纳。

哈威证实心脏是一个“泵”,而人体的血液是透过一个动脉、静脉网络,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他在1622年完成的《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要延迟到1628年才敢出版,因为他怕步维萨留斯的后尘,触发医学界的咆哮。正如哈威所料,他遭同行杯葛。经过一段颇长的时间后,他的血液循环理论才获认同。这再一次证明医学界的顽固。

三、塞姆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1818-1865)是匈牙利产科医生。

塞姆尔维斯1847年在维也纳医院任教授期间,他建议医生和学生在接生前先洗手,成功地使产妇的死亡率从20%降到1%!他被称为“妈妈的救星”。但他的洗手建议,却要等到他死后50年才被医学界接纳,导致千千万万产妇枉死;只因为没有医生愿意承认,自己的手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媒介!

最不幸的是,塞姆尔维斯竟然被同僚视为疯子,被押往精神病院两个星期后被打死。这是医学界不容异见分子的最惨痛例子。

EDTA医治心脏病安全有效

德国科学家于1930年代发现一种称为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乙二胺四乙酸)的氨基酸,并在1935年取得专利。随后几年,科学家进一步改良EDTA,使EDTA可以从生物和化学体系中“箝”走有毒金属。从1940年代到今天,EDTA是用来医治铅中毒的黄金标准。医生从病人的静脉输入EDTA,把体内的铅“箝”走,透过肾脏排出体外。

1950年代,美国著名心脏科专家克拉克(Norman Clarke Sr. 1892-1984)用EDTA成功医好了其他心脏科医生认为无可救药的心脏病“萝底橙”,因而掀起一轮研究热潮。随后的数十个临床研究的成功率平均超过90%(见表);并证实接受EDTA螯合治疗后,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心脏功能都有显著的改善,包括肤色改善、四肢恢复温暖、肌肉协调、脑功能改善、运动耐力持久、心绞痛和气促消失等。

不幸的是,在1960年代期间,其中两位著名研究者突然掉转枪头,指EDTA无效,导致EDTA的成效备受质疑。至于他们为何改变初衷,没有证据显示与个人利益有关,但他们的否定,却足以构成医学界在过去几十年打压EDTA螯合治疗和“螯合医生”的借口,导致千千万万心脏病患者因此失去治愈的机会。

尽管备受打压,在世界各地采用EDTA螯合治疗的医生却愈来愈多,因为他们见证过EDTA螯合治疗无可置疑的成效。这次NIH的“平反”,除了证实他们的坚持正确外,最重要的是,将会有更多心脏病患者因此得救。

EDTA螯合治疗与其他螯合治疗不同,因为它只用一种EDTA,并且必须根据指定的程序从静脉输入;而每次输入的时间必须不少于三个小时,才可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任何从静脉输入不足三个小时的螯合治疗,不可能是用正确的EDTA,甚至不是EDTA!小心!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接受螯合治疗效果

作者:伍志坚医生,197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医学学院毕业。曾先后在英国、加拿大和香港行医。现任香港治本医务中心BMS Clinic的预防医学顾问,同时